澎湖旅遊行程規劃~~第三天景點介紹

2009030106:08

第三天

 

景點:奎壁山

 

奎壁山地名的由來:當你從海上遠眺北寮海岸時,發現山壁走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巨龜,因此先民稱此地為「龜壁山」。

 

奎壁山主要吸引遊客的是踏浪步道,奎壁山海域有兩條步道分別通達赤嶼(可欣賞火山岩脈、火山口、橄欖石玄武岩、海蝕溝等)、左方步道銜接蕃沙仔尾,退潮時三處構成終年不涸的潮間潭『大潭窟』。

 

赤嶼至奎壁山海岸的潮間帶在漲潮時整片淹沒水中,退潮後會裸露出一條S型的玄武岩步道,步道兩側地勢比較低仍會有積水,步道蜿蜒至赤嶼,站在岸邊觀賞彷彿是摩西出埃及所劈開的紅海步道,光看這景致就十分迷人。

 

景點:青螺沙嘴溼地

 

是千萬年來,澎湖海域死亡的珊瑚隨著海浪被沖刷上岸,層層堆疊,形成沙嘴特殊的景觀。

青螺村北側虎頭山的西北岸有一條略成鉤狀的沙嘴,青螺村擁有廣大的濕地,春秋過境的水鳥常來覓食。在村廟真武殿前的濕地上種植的紅樹林,是澎湖最大的紅樹林保育區。青螺濕地旁,長度150公尺,成釣狀,屬灣頭沙嘴,是澎湖本島少見的海積地形景觀。

 

紅樹林泛指生長於熱帶及亞熱帶何海岸潮間帶之常綠喬木或灌木。紅樹林具有特異的構造,如呼吸根、胎生苗等性質。紅樹林有多種經濟價值,包括藥用、染料、薪材等用途。在地形與生態上,則具有防潮、護岸、野生動物之棲所等功能。
    民國50-60年代有業者承租魚塭計50公頃,為當時澎湖最大的魚塭,原本茂密成林之海茄苳紅樹林也遭砍伐破壞。魚塭堤防也導致豐富生物相繼遭破壞,灣內海水也受養殖場污染而混濁。後因魚塭病變,使業者紛紛棄置魚塭,而只留下溼地水泥景觀。
    民國83年以後,澎湖造林工作隊陸續栽植海茄苳、五梨跤、水筆仔等幼株,進行復育。目前紅樹林生長良好,以蔚然成林。紅樹林區內鷸珩科、鷺科等鳥類是常見的鳥種,兇猛圓軸蟹、招潮蟹也隨處可見,已成為澎湖最佳的戶外生態教室。

景點:海上牧場

 

活動內容:
1.搭乘快艇巡航馬公港,造訪外婆的澎湖灣
2.造訪海洋牧場、解說生蠔養殖、餵食海鱺、戲玩花枝
3.體驗與魚共舞(可親自下水餵食魚兒)
4.親子生態觸摸池
5.水上腳踏艇體驗
6.碳烤品嚐超大牡蠣、道地海鮮粥供應
7.搭半潛艇欣賞青灣珊瑚保護區海底珊瑚礁美景
   
從澎湖南海遊客中心搭乘和慶的彩繪遊艇出發。沿途駛離馬公港,透過工作人員生動的導覽介紹,行經漁人碼頭的彩繪油桶、海洋之母、馬公港、金龜頭等地,接著來到珊瑚礁保育區,欣賞美麗的海底景觀。
   
接著來到位於青灣海域的海上平台,接著準備「大飽口福」,無限供應的牡蠣現烤現吃,加上料多味美的海鮮粥,無論大人小孩都一樣飽足。用過餐,來到牧場上餵海鱺、釣花枝、鬥魟魚,欣賞遠方風景。